武汉市
资讯首页 早报新闻 商业动态 国内楼市 优惠活动 看房日记 新房资讯 本地楼市 楼市焦点

买卖房减免契税?多项政策公布,武汉楼市接下来如何发展

2023-07-27 18:00:30 来源:蔡蔡评楼 点击 评论

最近的好消息是越来越多

先是7月24日政治局会议

关于房地产的表述出现了变化

再是房地产板块大涨

A股、港股地产股大面积飘红

不少人都说“房地产的春天到了”

这不

个人买卖房屋免增值税

减征契税的相关新闻已经刷屏了



必须要承认

可以落地实施的话这绝对是利好

也是利于楼市发展的政策

但蔡蔡一定要在这给各位泼一盆冷水

曾经坐等收租

买一套赚两套的时代过去了

靠房产增值实现财富积累的想法不太现实

那武汉的楼市后面要怎么发展呢

购房者还能买房吗

该怎么买


 Part.1

“房住不炒”不再提?

这些重点字字都是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就算是同样的政策

每个人对其理解也不同

回望历史

过于悲观与过于乐观都不是正确选择

24号高层会议的这些会议内容

怎么解读最客观


1、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供求关系发生改变

官方的原话是: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

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

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没提“房住不炒”就是摒弃“房住不炒”了吗?


这段话中最重点的应该是

“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摇号、茶水费,一房难求

这是之前的卖方市场

降价、降利率,观望状态明显

这是现在的买方市场

不论哪种市场都存在各自的问题

在目前大力重申保交楼的情况下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化解的是购房者的风险

开发商爆雷、项目烂尾

最终受伤买单的依旧是购房者

这个逻辑看下来

还不是为了强调房子的“居住属性”吗?


2、加大保障房供给 

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官方的原话是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

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

大拆大改已经属于过去时

在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

的经济形势下

城中村改造无疑是一个两全的利好

一方面可以将居民手上闲置的房产

统一出租

也从另一方面能实现低成本的有房可住

目前已有11个城市公布

“十四五”规划期间投资规模4.4万亿元

按照这一节奏

预计2023-2025年21个特大超大城市

每年城中村改造投资规模或在万亿元

当然,武汉属于其中

但具体细则还未出

而从盘活各类闲置资产来看

武汉早有先例,2021年年底

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将原市档案馆大楼移交给武汉旅游体育集团


结合该大楼地理位置、建筑特征

及历史背景等特点

与国际顶尖水平的设计及运营团队合作

有效激活提升汉口历史风貌区

国际化商业氛围


3、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

官方的原话是

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

要加强金融监管

稳步推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

从上半年的“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变成了“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地方债已经超过了房地产债

成为第一大金融风险的时刻


通过存量资产盘活、财政资金

国资增收等方式直接清偿

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但如何具体实施需结合城市实际情况


Part.2

武汉该买还是卖?

一个原则指导你


从会议来看

着重强调就是一句话

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

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


扩大内需通俗点说就是鼓励消费

不少人会说我都没钱这么消费

可以参考当年的“先富带动后富”原则

现在也可以富人先消费带动普通人消费



站在楼市角度

难道意味着让富人多买房吗?

其实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下

买房可以比作买车

不要考虑车子的增值性

而是首要考虑保值性

买车是为了出行方便

如果在同样的出行条件下

打车、公交比开车还方便

为何不首选前者呢

而那些价值千万的古董车呢

当然和普通人没关系了

保障房、安置房的供给意味着

可以用低成本实现住房需求

但依然用大量资本去买房

甚至有想要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的人

别忘了目前空置房高达一亿套

还在乎你的一套两套吗



政策、手段是不断在调整

毕竟经济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

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

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只要长期向好就是正确的方向

暂时的阵痛、困难

都是黎明来之前的黑暗而已


用微信扫一扫,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热文排行

热门楼盘